國內外重要疫情資訊
每週疫情監測
1.第14週共通報17起群聚案件,包括腹瀉9起、結核病4起、腸病毒2起、上呼吸道感染1起及水 痘1起。
2.今年(第1-14週)累計研判18,155例境外移入病例,病例數前三名分別為:嚴重特殊傳染 性肺炎(18,080)、阿米巴性痢疾(27)、登革熱(25)。
3.今年(第1-14週)累計研判境外移入病例至少來自45個國家/地區,病例數前三名分別為: 中國(3,151)、日本(705)、韓國(180)。
4.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併發症):疫情持平。
猴痘:持續新增感染源不明病例,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
流感:疫情可能上升。
腸病毒:疫情上升。
國內
1.指揮中心宣布自4月10日起調整住院病人及陪病者篩檢,其餘陪(探)病管制維持不變。2023-04-07
2.指揮中心宣布公共運輸戴口罩規定放寬規劃,如疫情穩定預計自4月17日實施。2023-04-07
3.指揮中心將擴大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預防性單株抗體適用對象,並視病毒變異株流行情形與使用效益,評估調整相關建議。2023-04-07
4.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7)日表示,為因應臨床實務作業之需,修訂現行「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確定病例(併發症)解除隔離治療條件,住院隔離治療之確定病例(併發症)如症狀已緩解,經醫師評估無持續住院需求,即可解除隔離治療,出院返家(移除原解隔出院須檢驗陰性(含Ct值≧30)之規定)。 因其他診療需要而有持續住院需求者,如滿足臨床(退燒至少1天、症狀緩解)及檢驗條件(快篩/PCR陰性或PCR Ct值≧30)、或距發病日/採檢日已達10 天以上並經醫師評估適合解除隔離治療者,即可解除隔離(原須距發病/採檢日達20天以上綜合評估解隔,縮短為10天)。2023-04-07
5.一年一度的潑水節慶典即將到來,在東南亞眾多國家,潑水節等同於新年節日,隨著各國國境開放,今年預計也將吸引大批旅客湧入泰國及鄰近國家,共同歡慶。為確保國人旅途健康,疾病管制署今(11)日邀請新南向人員健康服務中心執行長彭仁奎,向規劃至東南亞國家旅遊的國人說明出國前及旅途中應留意的傳染病預防措施。2023-04-11
6.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本土猴痘(Mpox)確定病例,分別為北部30多歲及南部20多歲本國籍男性,發病日分別為今(2023)年3月30日及4月4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發燒、喉嚨痛、流鼻水、紅疹、水泡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並於4月7日及4月9日確診,因2例個案近期無出國旅遊史,故研判為本土個案。2例個案目前均於醫院隔離治療中,經疫調匡列相關高風險接觸者5名,已進行衛教並自我健康監測21天。我國自去(2022)年6月23日將Mpox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日累計確診25例病例(18例本土及7例境外移入),其中2例仍住院隔離治療中,其餘23例已康復出院。 2023-04-11
7.疾病管制署今(11)日表示,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略降至45,899人次,可能受連假部分門診休診影響,惟近期趨勢持平;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出呼吸道病毒以流感病毒為多、其次為腺病毒,其中流感病毒分離以A型H3N2 為主,顯示流感等呼吸道病毒持續於社區活動,尚未趨緩。2023-04-11
8.疾病管制署(下稱疾管署)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麻疹病例,為北部30多歲男性,今(2023)年3月17日至22日至泰國旅遊,4月3日有發燒、4月5日出現紅疹等症狀,於4月5日就醫並住院隔離治療,經通報檢驗於今日確診;個案目前已出院返家,其密切接觸者均無疑似症狀。2023-04-11
9.指揮中心宣布自4月17日起部分調整住宿式長照機構因應COVID-19訪客及住民管理等防疫措施。2023-04-13
10.ACIP專家會議建議,莫德納COVID-19雙價BA.4/5次世代疫苗納入滿6個月至未滿6歲幼兒為追加劑接種對象。2023-04-13
國外
即時疫情(2023/04/08~2023/04/14)
多國-梅毒2023-04-10
香港-類鼻疽2023-04-10
阿根廷-屈公病2023-04-11
緬甸-瘧疾2023-04-11
澳洲-墨累河谷腦炎2023-04-11
美洲/亞洲-麻疹2023-04-12
非洲-麻疹2023-04-13
菲律賓-白喉2023-04-13
新冠肺炎---自2020年截至今年4月12日09:00,全球累計763,578,873例確診,其中7,013,305例死亡,病例分布於201個國家/地區。2023年第13週平均新增確診數以歐洲(41.9%)、美洲(39.2%)、西太平洋(14.1%)為多。
日本東京、北海道等多地疫情緩升,重症及死亡數持平,均仍處相對低水平,近期以20-39歲族群新增病例數為多且呈緩升趨勢。2023-04-13